主要完成单位:东土科技—北京光亚鸿道操作系统有限公司
鸿道Intewell操作系统是防务领域“道”系统的民用品牌。系统研发团队起源于1990年代,由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院士指导,联合中广核、中航工业共同创立。操作系统以成都电子科大预研成果为基础,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,积累了130多项发明专利技术(取得授权75项),曾承担过科技部和工信部8项核高基子课题、6项863国家科研任务,在国家安全领域多种装备型号上实现量产应用,产品安全性及稳定性经久验证。
鸿道Intewell操作系统被列入2022年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中心第五批“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与产品白名单”,曾主导承担多个国家重大攻关专项,破除国家工业安全及“卡脖子”难题,包括工信部新型工业操作系统项目(东土科技牵头立项,科东软件负责落地实施)、工信部工业软件项目(东土科技牵头立项,科东软件负责落地实施)、工信部工业母机项目(东土科技牵头立项,科东软件负责落地实施)。
2023年8月1日,《求是》杂志中“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、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”,鸿道操作系统Intewell/鸿道泛在操作系统(Intewell-S)正式成为国家新型工业操作系统战略,承担新型工业操作系统攻关任务,致力于解决国家基础软件产业链卡脖子问题。
鸿道Intewell操作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弹性微内核架构,具备虚拟化、高实时性、高可靠性、自主可控、混合业务部署、软硬件解耦等特性;支持工业AI、一站式开发套件、云端跨域多人协同开发、控制器在线编程等内容;在工业AI、机器人、数控机床、数字产线、轨道交通、能源电力等行业广泛应用。产品是全国产化、安全可控、自主研发操作系统级别的国产工业软件,通过了工信部电子五所的测试,内核及部分关键代码自主率100%,填补了我国在工业控制操作系统软件领域的空白,解决了卡脖子问题,处于国内领先水平。系统也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汽车、工业控制、医疗仪器、轨道交通四项功能安全认证的操作系统,其可靠性、安全性等得到了国际认可。
产品的主要创新点如下:
(1)通过虚拟机多核调度、资源共享、实时性增强⽅法等创新技术,并基于软件定义控制技术构建操作系统;
(2)通过微内核嵌⼊式系统⾼速通信技术、多核共享Cache隔离的多层级Cache锁定与着⾊技术,有效保证系统的实时性;
(3)基于时间敏感⽹络(TSN)和⾼精度定时器(HPET)构建确定性调度系统,解决了分布式系统端到端有界时延、极⼩延时抖动问题。
推广应用
鸿道 Intewell 新型工业操作系统通过实现内核及关键代码100% 自主可控,通过四项最高功能安全认证,以及5us级实时性能,为关键基础设施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基础平台,显著提升了我国工业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;同时带动国产工业软件生态发展,培养专业人才队伍,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。
在数控机床、工业机器人、轨道交通、能源电力、半导体设备等重点行业规模化应用,覆盖全国25个省市、服务300多家企业,有效推动了工业领域国产化替代进程。
(1)打造自主可控的全球领先工业操作系统
本项目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工业操作系统平台,能够实现全球成熟工业软件向国产系统的快速迁移,保障我国工业研发设计和生产控制的安全自主,推动国产操作系统与国际工业巨头深度合作,助力我国工业操作系统跻身国际主流,为中国智能制造产品走向全球市场提供核心技术支撑。
(2)推动IT/OT/CT深度融合,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
本项目通过实现信息技术、运营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深度集成,有效促进跨系统横向协同。基于先进的互联互通技术,提升工业企业内部数据流转和生产协同效率,推动设备、工厂和供应链的智能化连接,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。
(3)赋能智能制造,提升生产效能与安全性
本项目融合5G、AI等前沿技术,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测,为工业生产提供精准的预测决策支持。低延时、高带宽的5G特性实现远程监控与参数优化,AI技术助力风险预警和环境监测,提升生产安全性的同时,为员工创造更健康的工作环境,推动企业向智能化、自动化生产转型。
(4)增强产业链韧性,保障工业安全
针对当前国产工业操作系统生态不完善、供应链韧性不足的现状,本项目通过构建上下游产业联盟,打造完整的技术工具链,不仅提升了工业操作系统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,更为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、保障工业软件供应链安全提供有力支撑,对我国制造业升级具有战略意义。
(5)培育创新人才,推动产业升级
本项目聚焦软件定义控制、人工智能、TSN、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,在推动技术突破的同时,培养了大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。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,促进了人力资源优化升级,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发展,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,为行业持续创新注入新动能。
文章来源:东土科技
图片来源:东土科技
转载平台:企业供稿
责任编辑:朱晓裔
审 核 人:李峥